堆積密度儀是一種測量粉末或顆粒狀物料在不受任何振動或壓實外力影響,僅依靠重力自由落入并填充已知體積容器后,其單位體積質量的儀器。
一、工作原理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壓實法或自然堆積法。壓實法是通過振動或敲打等方式使物料在特定容器中均勻、緊密地填充,從而獲得物料在一定狀態下的密度指標。自然堆積法則通過模擬自然堆積過程,測量材料在容器中形成固體堆積后的體積和質量,進而計算其密度。
堆積密度儀還可以采用替代測試技術,如GeoPyc堆積密度測試儀。它使用了一種具備高度流動性的微小剛性球狀準流體物質(DryFlo)作為替代介質。將待測樣品置于DryFlo床層之上,通過輕輕抖動使其混合為一體,然后通過采集替代體積數據,進行計算并顯示或打印結果。這種方法具有高精度和高重復性,并且可以報告孔隙百分比和比孔容。
二、核心特點
1、反映自然狀態: 直接測量粉末在不受干擾、僅靠重力填充時的密度,是基礎的粉體堆積特性指標。
2、標準化操作: 嚴格遵循國際或國家相關標準,對容器尺寸、漏斗規格(孔徑、錐角)、填充高度、刮平方式等均有明確規定,確保結果的可比性與重現性。
3、操作簡便快捷: 設備通常簡單(主要是標準容器、漏斗、天平),測試過程相對快速。
4、評價流動性的間接指標: 堆積密度本身及其與振實密度的關系(如豪斯納比、壓縮率)是評估粉末流動性的重要依據。一般而言,堆積密度越高,流動性往往越好(但也有例外)。
5、工藝設計基礎: 結果為計算料倉容積、包裝袋尺寸、批次物料體積、混合均勻度判斷、壓片填充量預估等提供關鍵輸入。
6、成本低廉: 相對于振實密度儀等設備,基本型堆積密度測試裝置成本較低。
三、操作規程
1、準備工作
在使用前,應首先根據被測物的不同特點,選擇合適的測量器具,保證其完好無損,并按照所使用的品牌和型號說明書來安裝和編程設置。同時,需要將儀器表面、儀器內部和標準容器等清潔干燥,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2、校正
在使用前,應進行校正,確保儀器精度和測試結果的可靠性。校正時應先用已知密度的標準物質進行測試,如高純度的金屬標準物質、密度測量器等,以減少誤差。
3、測試
在進行測試時,需要注意重量單位的統一,比如使用千克單位時就要保證樣品和標準容器均用千克單位來表示,以減少誤差。此外,采樣的標準容器必須符合規范,不同物料有不同的容器尺寸和形狀,需要按照規定使用,否則堆積密度測試結果可能不準確。
4、數據處理
測試完成后,可以自動或手動記錄和存儲測試結果。
四、應用領域
1、制藥工業: 原料藥(API)、藥用輔料(乳糖、淀粉、微晶纖維素)、混合粉末、顆粒劑、膠囊劑內容物的流動性評估、處方篩選、工藝設計(如分裝、壓片填充)和質量控制(符合藥典要求)。
2、化工行業: 塑料粒料、樹脂粉末、顏料、染料、催化劑、洗滌劑、化肥顆粒等的包裝設計、儲運成本計算、反應器裝填估算。
3、粉末冶金: 金屬粉末(鐵粉、銅粉、鋁粉等)的松裝密度是模具設計、粉末輸送和壓制工藝的重要參數。
4、食品工業: 面粉、奶粉、咖啡粉、糖粉、調味料、谷物、寵物食品顆粒等的包裝規格確定、貨架體積評估、沖調性預測。
5、陶瓷與建材: 陶瓷粉體、水泥、礦粉、砂石骨料等的體積計量、混合料配比計算。
6、化妝品行業: 散粉、粉底、眼影等粉狀產品的包裝設計及膚感評估。
7、礦業與能源: 礦石粉、煤粉、生物質顆粒燃料等的儲運體積計算。
8、科研與質檢: 新材料研發、產品質量標準制定與檢驗。
